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凄厉的冬景,通过对极端天气和生灵受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
首句“饥乌夜相啄”描写的是鸟类因食物匮乏而互相争斗的情形,反映出一种残酷的生存竞争。紧接着,“疮声互悲鸣”则是对这种竞争中受难者的哀伤之声进行了刻画。
“冰肠一直刀”和“天杀无曲情”两句则用极端的冷与严酷来形容自然界的无情,以及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漠视。这里的“天杀”暗指上天或者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中间四句“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感慨,同时也隐喻着社会中的贤能之士往往不得其所。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那些幸运者,也只能在废墟中搜寻残余,而新的竞争和困境也随时可能到来。接下来的“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一种虚幻期待。
最后,“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则是说即使是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也不得不在废墟中寻找残留,但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恢复那原本美好的东西,以避免跟那些卑鄙之辈同流合污。
全诗以“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作结,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凄凉世界的无尽哀叹和不满。
三关迢递指津途,舍策庄前问钓舻。
泽豹未能终隐矣,山猿其奈怅归乎。
蓼江南下龙江近,一曲西沿九曲殊。
闸里泉流肥晚稻,渚边霜色冷秋菰。
陆洲租税惟莲实,百滘园林半木奴。
风物蕳村遥可见,雁群急水乱相呼。
帆飞似有冯夷导,川静无烦海若驱。
落落沙坪低草树,茫茫江浦散鸥凫。
萦纡涧壑疑蓝水,回合风烟似鉴湖。
康乐未忘彭蠡望,右丞犹恋辋川图。
曾经驻舄情何限,更着浮槎兴不孤。
咫尺仙山何处是,夜来魂梦绕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