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可驯兮龙可攀,石能渡海舟登山。
尘途咫尺不可过,世人惟有行路难!
北风白日天地阔,荆棘忽生顷刻间。
蓬莱弱水千万丈,人情变幻为波澜。
听我歌,行路难。壮士徘徊何所往?
拔剑斫地一身宽。
虎可驯兮龙可攀,石能渡海舟登山。
尘途咫尺不可过,世人惟有行路难!
北风白日天地阔,荆棘忽生顷刻间。
蓬莱弱水千万丈,人情变幻为波澜。
听我歌,行路难。壮士徘徊何所往?
拔剑斫地一身宽。
这首《行路难》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
首句“虎可驯兮龙可攀,石能渡海舟登山”,以虎龙之驯服、石之渡海登山,象征着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接着,“尘途咫尺不可过,世人惟有行路难!”则直接点明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即便是近在咫尺的目标也难以触及,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挑战。
“北风白日天地阔,荆棘忽生顷刻间”两句,以北风、白日、天地的广阔与荆棘的突然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人生境遇的无常与变化莫测。而“蓬莱弱水千万丈,人情变幻为波澜”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多变,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难以预测。
最后,“听我歌,行路难。壮士徘徊何所往?拔剑斫地一身宽。”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壮士在徘徊中寻找出路,最终选择以拔剑斫地的方式寻求心灵的解脱,展现出一种决绝与释放。
整首诗以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艰难与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解脱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左扼飞廉吭,右拊巽二背。
谓云如何其,坐使六鹢退。
亦有司雨工,絷如系单于。
不卷油然云,自欲干剪屠。
乡来不鸣条,块亦不曾破。
卿云千点明,华月半天堕。
衮衣徂东山,拔木仍偃禾。
至今东山诗,千载犹咏歌。
悠然启金縢,风反雨亦止。
是中果何书,顷刻变天纪。
流言久弗作,狐亦不复疑。
至诚动真宰,风雨胡不知。
风雨不我以,我稼已堕水。
不知十日淫,滴碎田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