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侵层峦本自平,只缘人世强分明。
五侯门外悲观意,长乐坡头去住情。
学道不如忘有念,修身争是了无生。
三祗功业犹难及,谁信尘劳直下明。
巨侵层峦本自平,只缘人世强分明。
五侯门外悲观意,长乐坡头去住情。
学道不如忘有念,修身争是了无生。
三祗功业犹难及,谁信尘劳直下明。
这首诗名为《山居诗(其二十五)》,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延寿。诗中以山的自然状态起笔,暗示世间纷扰使得原本平和的山峦也显得不平静。"五侯门外悲观意"描绘了权贵门外的世俗忧虑,与山居的清静形成对比;"长乐坡头去住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修行理念,认为追求道义不应执着于有无之念,修身养性并非为了追求生命的终结,而是为了超越生死。"三祗功业犹难及"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即使是修行多年,也难以达到彻底解脱的境地。最后,诗人以"谁信尘劳直下明"质疑世人是否真的能看透世俗的困扰,理解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修行哲理的交融,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禅意,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修行道路的深刻思考。
海风截雨晚云收,银汉迢迢傍月流。
菊露自应知岁晏,砧声今不起边愁。
寻常酒债何妨有,咫尺湖山未暇游。
欲跨青虬舒远目,水仙真肯借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