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云装髻缕金衣,举袖蹁跹玉一围。
自是屋深双燕入,不应帘里有花飞。
綵云装髻缕金衣,举袖蹁跹玉一围。
自是屋深双燕入,不应帘里有花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致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舞蹈之美与屋内氛围的和谐。首句“綵云装髻缕金衣”,以“綵云”形容女子发髻的轻盈飘逸,以“缕金衣”描绘其服饰的华美精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华丽而梦幻的视觉效果。接着,“举袖蹁跹玉一围”一句,通过“举袖”和“蹁跹”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女子舞动时的轻盈姿态,仿佛环绕着一圈洁白的玉石,进一步强化了舞蹈的美感。
后两句“自是屋深双燕入,不应帘里有花飞”,则将场景扩展至屋内屋外,通过“双燕入”与“花飞”两个自然景象的融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机与活力。燕子的飞入象征着春意的来临,而“不应帘里有花飞”则可能暗含了一种意外或惊喜,暗示着在室内舞蹈的女子与外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细节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舞蹈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以及屋内外空间的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
流洲之君号中黄,雕冠翠帔悬明珰。
通明宫中拜帝觞,帝遣换骨生天香。
醉后横斜踏明月,月明零乱如冰雪。
为传清影落人间,化作幽芳更愁绝。
官车晓过西陵渡,贝阙珠宫锁烟雾。
君王十二玉阑干,玉盘倒泻金茎露。
江风吹断旧繁华,年年十月自春花。
写成幽思无人省,持献瑶池阿母家。
玉峰连天向天起,秀色盘回三十里。
寒翠淋漓湿窗几,影落明湖一泓水。
明湖之水清无底,幽人结屋湖光里。
溪南溪北花阵迷,舍东舍西山鸟啼。
夜来东风雨一犁,满川烟雾春云低。
春云无心无定据,长在幽人读书处。
未肯从龙行雨去,窗前且伴幽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