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孤峰里,空门偶独行。
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
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
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
迢递孤峰里,空门偶独行。
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
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
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经炉峰兰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迢递孤峰里”展现了峰峦叠嶂中的寺庙之孤立,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接着,“空门偶独行”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在空寂禅院的场景,流露出内心的平静与思索。
“野云随杖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云雾缭绕,仿佛与诗人的步履相伴,增添了神秘感。而“古木带檐楹”则通过古老的树木环绕寺宇,强调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月出禅初定”写到月亮升起,僧人开始禅定,夜晚的寂静被僧人的修行所打破,但又与自然和谐统一。最后一句“僧闲鸟自鸣”,以鸟儿的自在鸣叫衬托出僧人的闲适与禅意,以及山林生活的恬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炉峰兰若的静谧与超然,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境之美。
山中有人别东越,千丈悬愁绿玉发。
朝披笠泽云,夜卧松陵月。
吴江净如匹练明,一片桃花卷春雪。
飘飖白鹤氅,独立包山阳。
具区三万六千顷,微风不动青茫茫。
缥缈峰头日初出,洞庭金光穿石室。
楼台照耀烟霏开,玉字金书总相失。
微闻山隐居,窃往探灵墟。
天地大文实磊砢,非时持此将焉如。
西施蛾眉难效颦,年年歌舞吴宫春。
鸱夷一舸载之去,五湖烟波愁杀人。
象数岂绝学,因人成古今。
创始良独难,踵事生其新。
测量变西儒,已知无昔人。
便欲废筹策,三率归同文。
宁知九数理,灼灼二支分。
句股测体线,隐杂恃方程。
安得以比例,尽遗古法精。
勿庵有病夫,闲居发疑倩。
展转重思维,忽似窥其根。
和较有实用,正负非强名。
始信学者过,沿古殊失真。
辟彼车与骑,用之各有神。
篆籀夫岂拙,弩啄日以亲。
援笔注所见,卷帙遂相仍。
念子学有宗,何当细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