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暗云更深,鸟啼春已去。
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
树暗云更深,鸟啼春已去。
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交织。
首句“树暗云更深”,以“暗”和“深”形容树木和云层,营造出一种幽深、朦胧的氛围,暗示着夏日的来临,树木茂盛,云层厚重,遮蔽了阳光,给人一种凉爽而静谧的感觉。
次句“鸟啼春已去”,点明季节的更替,春天已经过去,鸟儿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后两句“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则引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想象空间。“桃源人”通常指《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这里借指隐居或追求心灵宁静的人。诗人通过“多谢”二字,表达了对能够提供避世之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之意。最后一句“能留远人住”既是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以及内心世界探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附载下洪都,舟有万安妇。
坐舟背面啼,泪洗面痕垢。
云是山中田父妻,跣足水田朝抱犁。
鸦鸣哑哑大兵至,奔窜不及行涂泥。
大兵牵来入营买,贱价不殊韭与薤。
贫困无容颜垢尘,每受鞭笞长苦辛。
而今转售远方去,身似杨花落何处。
山头望夫山上山,镜破上天何时还。
儿家有夫夫有姆,昨梦还家入乡土。
醒来呜咽盻长江,又唤行厨佐夜舂。
打头浪花大于席,跃起白鱼长一尺。
阳侯闵我久饭蔬,故遣飞鲜登俎鬲。
银刀拨刺跳玉波,雪沬参差润琼液。
平头戟手舟子笑,汩汩流泉下涎嗌。
吾闻古史纪孟津,磻溪隐者上钓纶。
今我舍悲过河泣,老泪欲湿枯鱼鳞。
远书久绝尺素字,门下已散长歌人。
殷勤放鱼谢江伯,为道清斋断鱼腊。
他日风雷飞上天,慎勿相逢射鲛客。
饮酒以为欢,乃以益我愁。
白露感素序,鸣飙忽已秋。
颓龄焉可制,壮士成荒丘。
霜雪何其多,古草荣陌头。
临觞发浩歌,沉痛无良谋。
年岁不我与,朱颜须臾留。
千金饵落魄,缺剑悲无雠。
弃此杯中物,萱亦助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