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古迹十首·其三专诸巷》
《咏怀古迹十首·其三专诸巷》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任侠相逢意巳倾,春风重入阖闾城。

市儿不识前朝事,古巷犹存侠士名。

七尺空惭人一诺,十年深惜剑无成。

道傍不少悠悠客,又掷囊钱买不平。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古迹十首(其三)专诸巷》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专诸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侠士精神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任侠相逢意已倾,春风重入阖闾城”,开篇即以“任侠”二字点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侠义精神的向往与怀念。在春风拂面的季节里,诗人仿佛穿越时空,再次踏入了阖闾城,心中涌动着对往昔侠士风范的深深敬仰。

颔联“市儿不识前朝事,古巷犹存侠士名”,通过对比今昔,揭示了社会变迁中传统侠义精神的失落。市井中的孩童不懂得前朝的故事,而古老的巷弄中,却依然镌刻着侠士的英名,这种反差引发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

颈联“七尺空惭人一诺,十年深惜剑无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于自己虽有七尺之躯,却未能坚守承诺,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同时,也惋惜于自己在剑术上的造诣未能达到理想境界。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遗憾,也暗含了对古代侠士忠诚与勇武精神的崇敬。

尾联“道傍不少悠悠客,又掷囊钱买不平”,收束全诗,诗人站在道路旁,面对世态炎凉,仍愿意以自己的行动去伸张正义,即使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坚持与执着。这一行为象征着对古代侠义精神的继承与延续,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具有其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侠士精神的深刻感悟与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灙泉亭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0)

晴望汉川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

旧山何日归,三径有松菊。

(0)

黄秀才北郊书堂

吾邑固僻陋,巉巉合群山。

苟无贤者居,孰能营幽闲。

黄子治北郊,胜绝收其间。

长溪断谷口,嚣哗隔尘阛。

始至甚夷旷,渐往颇险艰。

洞穴烟云昏,涧壑松桂环。

幽芳自芬馥,野哢常绵蛮。

缭磴挂绝壁,孤彴飞遥湾。

气象夺天奥,景物搜鬼悭。

筑室贮群籍,轩窗面孱颜。

朱黄列几案,坐把古穴删。

自取天爵高,下视五两纶。

处心固已定,讵恤时辈讪。

伊余素无似,谬入文墨班。

前得省亲归,屡此容追攀。

时亦窃讲议,始蹈贤圣关。

譬之拉虎豹,所得才一斑。

自愧鄙朴姿,得涉道谊寰。

余亦有东谷,对此何格顽。

每来辄尽日,须步明月还。

(0)

读武纪

嗟哉彻之有天下,甘心神仙希羽化。

五十馀丈起楼观,万八千里走车驾。

安期羡门竟何在,五利文成终死诈。

若非留意尚文学,嬴政且贤非尔亚。

(0)

雨喜客过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

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

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

载酒酡杨颜,裹饭饱桑腹。

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0)

贫士行

侧身入穷阎,局影守环堵。

日高齿未嚼,风劲骭犹露。

胡为迫冻饿,此道吾所素。

出每驾鸡栖,归仍伏龙具。

原生本非病,董子盖不遇。

谁将斗升水,活此辙中鲋。

不见裹粮人,欲死者亦屡。

徒自讽诗书,区区立名誉。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