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其一》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0)
翻译
秋天的山峦映照在稀疏的窗户前,漂泊的旅人感到登山已经疲惫。
雨后的山岚显得生机盎然,晴天初升的阳光则显得深远而明亮。
清澈的水面照亮了远处的河湾,红色的树叶照亮了衰败的树林。
我长久地凝视,默不作声,又有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境呢?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
疏牖:稀疏的窗户。
羁客:漂泊的旅人。
倦登临:感到登山疲惫。
岚光:山中的雾气或光影。
活:生动,有生气。
落照:夕阳。
深:深远。
素波:清澈的水面。
别浦:远处的河湾。
赤叶:红色的树叶。
衰林:衰败的树林。
伫目:长久地凝视。
寂无语:默不作声。
何人:谁。
此心:此刻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景的图画。"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登高望远的意境,其中“对疏牖”形容山势舒展而开阔,“羁客”指远行的人,而“倦登临”则表现出诗人游览后的一种疲惫但满足的情感。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两句描写了秋天的雨后和晴空下的山景。雨后的山岚更加生动,光线也变得柔和而有层次;而在晴朗的早晨,阳光照射下来的阴影显得更为深邃。

接着,“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水面和树木。秋天的河流清澈见底,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湾;而红色的枫叶在阳光下闪耀,如同穿着斑驳衣衫的林间。

最后,“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感慨。诗人沉默不语,只是凝视着眼前的风光,似乎在询问,有谁能真正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山、雨后光线、晴空阳光以及水面树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观察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题文嘉南村草堂图

面水澄泓背碧山,几楹蜗舍绿杨环。

箔头摘茧开帘晒,町畔看秧杖策还。

太古林泉惟静静,长年鸡犬自閒閒。

应知尘世无堪比,只在桃源莲社间。

(0)

倪瓒狮子林图

借问狮子林,应在无何有。

西天与震旦,不异反覆手。

倪子具善根,宿习摩竭受。

苍苍图树石,了了离尘垢。

声彻大千界,如是狮子吼。

(0)

破阵子.观竞渡作

急势争时澎湃,平澜击处崔嵬。

正远惊看龙乍起,渐近微分鹢两来。游人方满崖。

进退斯须难失,离合毫发相乖。

声竭还凭馀怒贾,力尽犹能作气催。□□□□□。

(0)

满江红.夏日书斋小睡作

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

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

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

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白羽扇,未离手。

摇麈尾,还在肘。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

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

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

(0)

洪芳洲相送至山魁客舍

殷勤壶酒杖头携,客舍墙边梅一枝。

此后梅花应入梦,分明记得把君卮。

(0)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其六

义激诸军奋怒肝,蛮腰如草恣薅芟。

鲸鲵血变天池水,日色殷红照万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