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
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
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
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白羽扇,未离手。
摇麈尾,还在肘。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
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
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
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
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
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
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白羽扇,未离手。
摇麈尾,还在肘。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
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
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于书斋中小憩的情景。开篇“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微风轻拂,帘幕轻轻摆动,透露出一丝清凉。接着,“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一句,以湘竹的凉爽和竹席上如同细纹的图案,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清爽与宁静。
“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鸟鸣声唤醒了诗人的梦境,而花阴的移动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梦中享受着这份宁静。接下来,“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慵懒的姿态,纶巾斜挂,枕头半掩着头,手臂自然垂下,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白羽扇,未离手。摇麈尾,还在肘”两句,通过白羽扇和麈尾的使用,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小憩时的闲适与雅致。白羽扇象征着文人的风度,麈尾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道具之一,用于拂尘或作为礼仪之用,这里暗示了诗人的文雅与高洁。
“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追忆与向往,北窗常被文人视为读书、思考的理想之地,此处或许寄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仿佛自己已化身为蝴蝶,在短暂的一生中追求自由与快乐。
最后,“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清醒与混沌之间关系的思考,他似乎在反思,世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而他自己,是否只是在梦中寻求解脱与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夏日午后书斋中小憩的宁静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充满了文人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