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曾闻有虎,名得因逢鹿。
每吐云英英,亦浸月漉漉。
其始乃何年,太古此涧谷。
藓痕石缝间,细注才漩洑。
闻自候停跸,阶下宛成瀑。
斯事属偶然,不必称更仆。
傥来还傥去,谁欤享清福。
回首语山僧,付尔听真筑。
跑曾闻有虎,名得因逢鹿。
每吐云英英,亦浸月漉漉。
其始乃何年,太古此涧谷。
藓痕石缝间,细注才漩洑。
闻自候停跸,阶下宛成瀑。
斯事属偶然,不必称更仆。
傥来还傥去,谁欤享清福。
回首语山僧,付尔听真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摄山栖霞寺时所见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首句“跑曾闻有虎”,以“虎”象征山林的野性和力量,引出对山中景象的遐想。接着“名得因逢鹿”,鹿的出现为山林增添了几分温婉与生机,形成对比。随后,“每吐云英英,亦浸月漉漉”,描绘了云雾缭绕、月光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其始乃何年,太古此涧谷”,表达了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与探索欲望。“藓痕石缝间,细注才漩洑”,细致地描绘了岩石缝隙中涓涓细流的动态美,以及水滴汇聚形成的漩涡,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
“闻自候停跸,阶下宛成瀑”,描述了水流汇聚成瀑布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礼赞。接下来,“斯事属偶然,不必称更仆”,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奇迹往往源于偶然。
“傥来还傥去,谁欤享清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回首语山僧,付尔听真筑”,最后两句则将思绪归于宁静,与山僧对话,寄托了对自然与禅宗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茅茨中安一床寂,天女原非世间色。
道人今日八关斋,莫散花来染衣祴。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