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三五常年景,畿甸上元也自佳。
虽欲与民同乐赏,微嫌守吏太差排。
帝城三五常年景,畿甸上元也自佳。
虽欲与民同乐赏,微嫌守吏太差排。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上元节时对京城和周边地区的观灯盛况的感慨。首句“帝城三五常年景”,点明了地点是帝都,时间是在正月十五,即传统节日上元节,这是一年中寻常的日子,但因是皇家所在,自然别有一番景象。接着“畿甸上元也自佳”一句,指出不仅是帝都,就连其周围的地区,在上元节这一天也同样热闹非凡,显示出节日的普适性和全民参与的氛围。
“虽欲与民同乐赏”,表达了皇帝想要与百姓一同享受节日欢乐的心愿,体现了君主与民同乐的治国理念。然而,“微嫌守吏太差排”则流露出一丝遗憾,暗示尽管皇帝希望与民同乐,但地方官吏在安排节日活动时可能过于形式化或繁琐,影响了皇帝亲自参与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上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君主与民众关系的一种微妙态度,以及对官僚体制在执行政策时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的反思。
行路难,漫天风雪春犹寒。
漕河挽舟日复日,侵肌彻骨心为酸。
高樯长缆拽不上,北望平堤倍惆怅。
千艘万舰争趣先,载道奔忙俱少壮。
独怜老仆年最高,冲寒不任终朝劳。
冰消泥泞没双脚,脚板惨裂如婴刀。
舟行百里日未暮,寒威栗烈中心怖。
人生苦乐会有期,老怀难向青山诉。
行年六十还有奇,齿牙半落发已稀。
主人厚恩耻不报,效身犬马应忘疲。
独羡舟中美年少,庖厨不窥但坐啸。
重襦复袜日饱餐,得侍君前恣窈窕。
吁嗟岁月不我留,韶光暗逐黄河流。
旧时髫龄万千辈,此日相看俱白头。
白头皮肉那足惜,自入衰年少筋力。
少年好学挽舟行,莫到老来行不得。
《老仆行》【明·陈履】行路难,漫天风雪春犹寒。漕河挽舟日复日,侵肌彻骨心为酸。高樯长缆拽不上,北望平堤倍惆怅。千艘万舰争趣先,载道奔忙俱少壮。独怜老仆年最高,冲寒不任终朝劳。冰消泥泞没双脚,脚板惨裂如婴刀。舟行百里日未暮,寒威栗烈中心怖。人生苦乐会有期,老怀难向青山诉。行年六十还有奇,齿牙半落发已稀。主人厚恩耻不报,效身犬马应忘疲。独羡舟中美年少,庖厨不窥但坐啸。重襦复袜日饱餐,得侍君前恣窈窕。吁嗟岁月不我留,韶光暗逐黄河流。旧时髫龄万千辈,此日相看俱白头。白头皮肉那足惜,自入衰年少筋力。少年好学挽舟行,莫到老来行不得。
https://shici.929r.com/shici/QqW4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