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滑州文秀大师》
《寄滑州文秀大师》全文
唐 / 刘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分飞屈指十三年,菡萏峰前别社莲。

薄宦偶然来左蜀,孤云何事在南燕。

一封瑶简音初达,两处金沙色共圆。

珍重汤休惠佳句,郡斋吟久不成眠。

(0)
翻译
分别已过十三年,曾在菡萏峰前与社友离别。
我因官职微小来到左蜀之地,为何孤云却飘到了遥远的南燕。
书信刚送达,两地的金色阳光都显得圆满明亮。
感谢汤休的优美诗句,我在郡斋吟咏良久,难以入眠。
注释
分飞:分离。
屈指:计算时间。
十三年:长时间。
菡萏峰:地名,可能指荷花盛开的山峰。
别社莲:社团聚会时的告别。
薄宦:微小的官职。
左蜀: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孤云:比喻孤独或漂泊不定。
南燕:古代地名,今河北一带。
瑶简:精美的书信。
音初达:刚刚收到。
金沙:形容阳光或金黄色的信笺。
共圆:指两地同时看到的圆形景象。
汤休: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惠佳句:赠送优美的诗句。
郡斋:郡守的官署或书房。
不成眠:难以入睡。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兼在唐末宋初所作,名为《寄滑州文秀大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被贡献对象之间的情谊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分飞屈指十三年,菡萏峰前别社莲。"

这里诗人提及自从分别以来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那次在菡萏峰前的告别场景还历历在目。通过“屈指”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流逝的速度和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

"薄宦偶然来左蜀,孤云何事在南燕。"

诗人提到自己偶尔来到了左蜀(今四川成都),而心中的孤云却飘浮在北方的燕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游历他乡时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一封瑶简音初达,两处金沙色共圆。"

此处诗人提到收到了好友的书信,这封信如同瑶池金书一般珍贵,而“两处金沙色共圆”则象征着彼此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深厚。

"珍重汤休惠佳句,郡斋吟久不成眠。"

诗人珍惜着汤休惠大师(即文秀大师)的佳句,夜不能寐,这些美好的文字让他久久不能入睡,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化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对远方朋友的情感寄托以及对文化精神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刘兼
朝代:唐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王廙问安王秋二帖赞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我见枣刻,已同似人。

启以楷书,告以章草。情敬之分,于此焉考。

(0)

范忠宣南都帖赞

符祐战,九河溢,砥柱植兮。

圭确竞,天地昏,清风涤兮。

大中之道,关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时,公独得兮。

公笔之不倚,而字之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态之不迫兮。

我观此书,公心尚可觌兮。

(0)

庞庄敏魁柄帖赞

汉有德公天下士,皇祐相国实其裔。

虽云出处有同异,今古庞宗开显晦。

我观清风励百世,未若太平以身致。

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

(0)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

态腾踔而多疏,意轩昂而多趣。

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

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

顾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

吁。

(0)

闻画眉鸟声戏作

木杪幽禽巧语新,何时曾记得名因。

样传京兆成双妩,人指渔阳开小颦。

尽称如簧啼白昼,未须对镜学青春。

山中有叟嗒无语,短褐庞眉更笑人。

(0)

奉谢何正父日虾荔实茶果宣瓜蜜朮之贶酬以露芽

打门军将到山家,小国长须海上楂。

冰片霞餐正浮蜜,雪穰风味更宜茶。

颇思野蔌盘无荔,安得珍投琼报瓜。

汎水旧游浑不记,且看七碗岸巾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