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世事尽忘机,古庙寒灰阅四时。
禀赋旧为天地贵,遮阑那许鬼神窥。
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
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
老于世事尽忘机,古庙寒灰阅四时。
禀赋旧为天地贵,遮阑那许鬼神窥。
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
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首句“老于世事尽忘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已感疲惫,对于世间种种机巧已置之度外。紧接着“古庙寒灰阅四时”则是说古老庙宇中的香火已经熄灭,余留下的只有岁月积累的冷灰,看着时间流转,心中充满了淡漠和沉静。
第三句“禀赋旧为天地贵”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与天地同辉煌贵,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我尊严。接下来的“遮阑那许鬼神窥”则是说即便是鬼神,也无法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已经有了坚固的防线。
诗歌中间部分“无弦绿绮陶彭泽,露地白牛僧大沩”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没有琴弦的声音,只有绿色的丝绸在风中飘扬,而陶 彭泽则是古代隐逸之士的典故;“露地白牛僧大沩”则形容一位僧人与白牛同行于露水珠光的地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只此瞿昙安乐行,从何处觅是和非”表达了诗人的主张,即在这宁静平和的状态中,他不再去探求世间的是非对错,只愿保持这样一种心灵的安乐。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叶君只字双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
百名以上辞不淫,我岂识子犹渐襟。
黄山之阿墓林林,断碑日烁秋雨霖。
彼岂孙子力不任,人莫过问嘷孤禽。
子以穷饿死苦吟,束棺逆旅无衣衾。
末乃得此世所钦,子视昔者孰与今。
区间寿短升与沉,长留天地谁无心。
于中诗人最岖嵚,竟亦朽腐如书蟫。
何独遗子天球琳,上与郊岛名相寻。
虽无荐藉鬼已歆,况立之后主釜鬵。
期以数岁头胜簪,有田可稼桑可纴。
收拾旧稿编朱锓,未必千载无知音。
请我书此碑之阴,大亮一语不肯侵。
呜呼读者悲不禁,牛羊勿践木森森。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