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绕庐十二峰,天然文笔峭,宛湖东。
藏书石室访梁鸿,奚奈断,南案亘高嵩。
香送白丹风,旗飘西堠上,拂鸡笼。
凤凰雏伏独潜踪,龙舒腿,胶岭北屏雄。
四望绕庐十二峰,天然文笔峭,宛湖东。
藏书石室访梁鸿,奚奈断,南案亘高嵩。
香送白丹风,旗飘西堠上,拂鸡笼。
凤凰雏伏独潜踪,龙舒腿,胶岭北屏雄。
这首《小重山》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开篇“四望绕庐十二峰”,以磅礴之势展现了庐山群峰环绕的壮观景象。“天然文笔峭,宛湖东”则将庐山的峭壁比作天然的文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
接着,“藏书石室访梁鸿,奚奈断,南案亘高嵩”几句,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通过寻找藏书石室的传说,引出对庐山南面山脉的描述,与嵩山相呼应,展现了庐山在地理上的连贯性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香送白丹风,旗飘西堠上,拂鸡笼”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白丹风象征着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香气,旗帜在西堠上飘扬,仿佛是山间的一种动态美,而拂鸡笼则可能是指山间的鸟鸣,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凤凰雏伏独潜踪,龙舒腿,胶岭北屏雄”以凤凰和龙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神秘与雄伟,凤凰雏伏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龙舒腿则展示了力量与威严,胶岭北屏雄则强调了庐山作为屏障的地理战略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庐山的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展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
□□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