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崇的《洞仙歌》之一,描绘了春夜赏月和花光的景象,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比喻,营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意境。
"十里红莲照歌舞"一句,以红莲比喻花的艳丽,展现了一幅春夜花开成群、人欢歌舞的热闹图景。"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则是描绘了壮观的自然风光,鳌山在这里象征着高远和神秘,而宝篆翻空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一段,通过对锦绣江边、罗绮重叠以及曲巷深坊中散发的花香的描写,创造出一个富丽而又幽静的空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未来的憧憬。"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时光不愿放手,同时也在筹划如何能够长久地保持或重现这样的美妙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的描绘和对美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无限向往与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