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端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
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
圣主端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
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对民生的关怀与理解。开篇“圣主端居念远民”表达了君主在宫中思虑着远方百姓的生活,展现了君主宽广的胸怀和深切的民本思想。“尽将休戚寄斯文”则意味着君主将国家的忧乐全都寄托于文章之中,通过文学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与理念。
“时来宣化堂中坐”一句,写出了君主在特定时刻来到宣化堂内坐下,这里所谓的“宣化”,可能指的是宣扬教化,或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接下来的“应念田中正苦辛”则转换了视角,让人感受到农民在田间的劳动之艰辛,表明君主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有远见、深爱百姓的理想君主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
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
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
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
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
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
犬羊狼戾肆骄矜,旄头光影四飞腾。
须臾万甲窥青海,唐突千骑环白登。
皇风广漠包胡越,恩许酋奴朝闉阙。
丑类终难文德敷,阶舞羽干阃授钺。
天兵如日胡如霜,疾趋阳岭还定襄。
还定襄,渭耻雪,渐次收边复扫穴。
樊侯横十万,卫国率三千。胡无人,敢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