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槁。
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
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槁。
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
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除草》,通过对门前杂草丛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间是非的感慨。首句“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槁”形象地写出环境的荒芜和草木的衰败,暗示了世态的凋零。接下来,“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连坚韧的蔓草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摧残。
诗人感叹“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意指眼前的杂乱景象刺痛了他的眼睛,他渴望通过清理来获得心灵的舒畅。然而,“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描述了孩童们虽然勤劳,但清除杂草的工作艰难而漫长,一天天过去却成效甚微。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运用对比,说明美好的兰花凋零,而杂草却旺盛,治理混乱的局面并非易事,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努力。“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最后点出诗人的忧虑,暗示了他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君子与小人角色的反思。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体现了赵蕃对于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
失脚来苕霅,春风一棹还。
寻幽探禹穴,问讯到稽山。
意在烟霞外,身居井邑间。
桃花应冷笑,头白不能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