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清河阻渡正觉寺偶成》
《太清河阻渡正觉寺偶成》全文
明 / 陈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白云仙客下青齐,满目风烟路欲迷。

关吏望尘迎鼓吹,山僧烧茗款招提。

孤舟野水人难渡,芳草斜阳马自嘶。

潭畔行吟春日晚,满庭高树几乌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诗人陈圭以细腻的笔触,将太清河畔的阻渡景象与正觉寺的偶成感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首联“白云仙客下青齐,满目风烟路欲迷”,开篇即以“白云仙客”象征超凡脱俗之境,与“青齐”(青翠的山岭)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飘渺而神秘的氛围。满目的风烟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朦胧之美,也隐喻了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

颔联“关吏望尘迎鼓吹,山僧烧茗款招提”,通过“关吏”的迎接与“山僧”的款待,展现了人间与佛门之间的和谐共处。鼓吹之声,既可理解为世俗的喧嚣,也可视为对佛法的颂扬,两者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俗与净并存的画面。

颈联“孤舟野水人难渡,芳草斜阳马自嘶”,描绘了渡口的孤独与自然的宁静。孤舟与野水,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不易;芳草斜阳,则寓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马自嘶鸣,似乎在诉说着对远方的渴望或对归宿的呼唤,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尾联“潭畔行吟春日晚,满庭高树几乌栖”,收束全诗,以潭边的行吟与日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高树与栖鸦,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暗示着生命中的孤独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清夜酌

秋阴士多感,雨息夜无尘。

清樽宜明月,复有平生人。

(0)

被使在蜀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

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0)

观徐州李司空猎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0)

泉,泉。色净,苔鲜。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0)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0)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