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相马苦嫌瘦,谁识龙媒气逸群。
归傍青灯对贤圣,汉庭射策待方闻。
世人相马苦嫌瘦,谁识龙媒气逸群。
归傍青灯对贤圣,汉庭射策待方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吴秀才二绝(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王炎在此通过对比马与龙的不同特质,表达了自己对当世人评价标准的一种批判态度。
“世人相马苦嫌瘦,谁识龙媒气逸群。”这里,“相马”指的是人们通常用外表来评估马匹的优劣,而“嫌瘦”则是说人们往往只看到马匹外在的消瘦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品质。而“龙媒”则是一种神话中的精灵,能够感知龙的存在,“气逸群”形容的是龙的非凡与高贵。王炎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世人往往只看表面,不辨真伪。
“归傍青灯对贤圣,汉庭射策待方闻。”这里,“归傍青灯”是说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借着微弱的灯光,与古代的贤圣对话。这种设定显示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智慧的向往和追求。而“汉庭射策待方闻”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即希望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能够像古时文人在朝廷中通过策试展现一样,得到公正的评价。
整首诗通过隐喻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当世评价标准的不满,以及对真正价值认可的渴望。
思昔买臣,怀绶会稽,年犹五旬。
算初无功用,维持国事,但将富贵,夸耀时人。
未若先生,方当强仕,掌握长淮百万军。
难摹写,是擎天拄地,纬武经文。河滨。胡马嘶春。
便密运机筹出万全。
拥熊旗指授,鹰扬虓啖,毡裘胆落,鼠逸狐奔。
褒诏飞来,威名加盛,从此不须关玉门。
归朝也,看云台画像,金鼎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