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亭九日》
《江亭九日》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0)
注释
带郭:城郭之外。
独尊:独一无二的高耸。
伤秋客:秋天的忧郁旅人。
朅来:回首,回顾。
暝喧:夜晚的喧闹。
翻译
城郭之外唯此山独高耸,我已站立高处俯瞰深宅大院。
在京都三年,我像一个秋天的旅人,今日在江亭举杯对酒述说。
野草渐黄,我也因忧劳憔悴,虽经秋霜雨打,夜晚仍有残花留存。
回顾往昔,感叹如今吟诗眺望的情景多么凄凉,寒雀在枝头为夜幕降临而纷飞喧闹。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文学家黄节所作,名为《江亭九日》。黄节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悲凉情怀。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带郭"指的是城墙环抱之地,而"无山"则显示了一种缺失与孤独。"此独尊"强调了诗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独立和超脱。紧接着的"登高吾已俯重门"透露出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心境,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和压抑。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三年京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故都之痛,"伤秋客"则是诗人将自己比作行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哀愁。而"九日江亭"具体指出了时空背景,"对酒言"则是诗人借酒以寄托自己的感慨。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原草渐黄"表明了时节的更迭,而"人亦瘁"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一种写照,显示出一份萧瑟与悲凉。"霜花曾雨晚犹存"中的"霜花"指的是秋天被霜打过的花朵,虽然被雨打湿,但依旧在枝头坚持,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赞美。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这两句通过"朅来吟望"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追忆,而"嗟何似"则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渺小。末句"寒雀争枝为暝喧"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其中"寒雀"指的是天气转冷后的鸟儿,而它们"争枝"则是为了栖息之地,"为暝喧"则展现了诗人对夜幕降临前那份急迫与喧哗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写,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忧虑和悲凉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清末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历史背景。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减兰.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

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微雨吹檐。

墨气花香共一帘。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

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

(0)

卜算子·其一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

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

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0)

鬲溪梅令.题陈秋谷丙绶画溪渔父图

卖鱼换酒对嫦娥。且高歌。约略藕花稀处、冷萤多。

采莲人去么。两三村落水如罗。柳婆娑。

若是一秋风雨、著烟蓑。认他张志和。

(0)

念奴娇·其二题查青华人渶龙灵石图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

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

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

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

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

(0)

浪淘沙.题黄杏帘广文《漓江归棹图》,即送还里

一棹许湾春。旧里情亲。金萱花下彩衣新。

空阻陡门三十六,无计留宾。蕙帐隔吟身。

鹤怨频闻。北山原有去来云。

明日片帆江汉上,我亦归人。

(0)

浣溪沙.乙未冬偶过北兰寺

旧隐西陂迹已陈。尚留诗屋寄云门。

梵钟声里几晨昏。

物外山含无尽意,定中僧笑傥来人。

烟波何处问迷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