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文学家黄节所作,名为《江亭九日》。黄节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悲凉情怀。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带郭"指的是城墙环抱之地,而"无山"则显示了一种缺失与孤独。"此独尊"强调了诗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独立和超脱。紧接着的"登高吾已俯重门"透露出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心境,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和压抑。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三年京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故都之痛,"伤秋客"则是诗人将自己比作行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哀愁。而"九日江亭"具体指出了时空背景,"对酒言"则是诗人借酒以寄托自己的感慨。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原草渐黄"表明了时节的更迭,而"人亦瘁"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一种写照,显示出一份萧瑟与悲凉。"霜花曾雨晚犹存"中的"霜花"指的是秋天被霜打过的花朵,虽然被雨打湿,但依旧在枝头坚持,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赞美。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这两句通过"朅来吟望"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追忆,而"嗟何似"则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渺小。末句"寒雀争枝为暝喧"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其中"寒雀"指的是天气转冷后的鸟儿,而它们"争枝"则是为了栖息之地,"为暝喧"则展现了诗人对夜幕降临前那份急迫与喧哗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写,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忧虑和悲凉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清末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历史背景。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
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
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
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
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