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在天地,偏宜雅静中。
心清存夜气,头白立晨风。
澹素可能久,精神更不穷。
襟期有如此,应与晓梅同。
人老在天地,偏宜雅静中。
心清存夜气,头白立晨风。
澹素可能久,精神更不穷。
襟期有如此,应与晓梅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天地间独享雅静之美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坚韧。首句“人老在天地,偏宜雅静中”开篇点题,强调了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暗示了其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接着,“心清存夜气,头白立晨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老人的心境与外在形象,夜气与晨风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而“心清”与“头白”则反映了老人内心的纯净与岁月的痕迹。
“澹素可能久,精神更不穷”表达了老人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依旧保持淡泊与素雅,精神世界永不枯竭的主题。最后,“襟期有如此,应与晓梅同”以晓梅为喻,赞美老人如同清晨绽放的梅花一般,虽处寂静之中,却自有一种高洁与坚韧之美,与自然界的美好相映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内在的坚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何当白云吏,同上白云楼。
海月分余坐,天风揽客裘。
语来高岭失,曲罢片鸿愁。
刁斗期门夜,流黄永巷秋。
玉绳寒不落,金掌净堪收。
未数陈登卧,聊为王粲游。
他时念历落,非土怅淹留。
岁月孤踪并,乾坤万象稠。
尔曹珠炯炯,珍重欲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