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环玉抱中峰,曲引曹溪一水溶。
天与空门留福地,佛传西国此南宗。
登临客惯东山屐,入定僧归晚寺钟。
挥壁莫论因果事,亚先遗址墓苔封。
千山环玉抱中峰,曲引曹溪一水溶。
天与空门留福地,佛传西国此南宗。
登临客惯东山屐,入定僧归晚寺钟。
挥壁莫论因果事,亚先遗址墓苔封。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游南华》诗,描绘了南华寺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庄严的佛教氛围。诗中以“千山环玉抱中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环绕,如同玉带般拥抱着主峰的壮丽景象。接着,“曲引曹溪一水溶”一句,巧妙地将南华寺所在的曹溪水融入画面,展现了水与山的和谐共生。
“天与空门留福地,佛传西国此南宗”两句,不仅赞美了南华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也暗示了其在佛教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将西方的佛教文化引入南方,留下了一片福地。
“登临客惯东山屐,入定僧归晚寺钟”则通过游客与僧人的活动,展现了南华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庄严,东山屐的使用,象征着登山访寺的虔诚,而僧人归寺时的晚钟,则是寺院生活规律的体现。
最后,“挥壁莫论因果事,亚先遗址墓苔封”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挥笔书写时,应避免触及因果循环的深奥哲理,以免打扰到亚先遗址上已经封存的历史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南华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佛教文化和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双重欣赏,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