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避嫌者内不足;有争气者无与辨。
-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诗人万承纪的《书室联》,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上联“凡避嫌者内不足”意为:那些总是避免嫌疑的人,内心往往不够坦荡。这里的“避嫌”,意味着在行动或言语中过于谨慎,生怕引起误会或非议,从而显得不够自信或勇敢。而“内不足”则揭示了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感或自我怀疑,暗示了真正的自信和坦诚应当源自内心的充实与坚定。
下联“有争气者无与辨”则进一步阐述了另一种态度。意思是:那些有志气、有追求的人,无需与他人争论或辩解。这里的“争气”指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和成就来证明自己,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或反驳他人的质疑。这样的个体通常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成长,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此无需外界的肯定或否定来支撑自我认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强调了内在自信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通过自我提升和努力实现,而非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或回避可能的争议,来塑造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圆悟禅师入灭说偈烧香
濯锦江心一沤发,清涨四溟波浪阔。
引得风流小玉归,无限龙鱼遭搅聒。
紫罗帐里明月珠,把作栗蒲撩乱榝。
一方孤迥峭巍巍,十字纵横活鱍鱍。
我昔堕渠齑瓮中,倔强依前淹不杀。
而今寰宇幸清平,谁道岷峨在天末。
昨夜西风撼太虚,石牛惊走泥牛喝。
一吸沧溟彻底乾,憍梵钵提长吐舌。
大悲千眼擘不开,无言童子空忉怛。
炷香为寿阿僧祇,绍兴五年八月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