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月,风露满身幽。
银汉直垂千顷碧,琉璃冷浸一天秋。长啸倚楼头。
三潭好,辍棹且夷犹。
弄影欲骑鹏翼去,清光偏共酒樽留。易值此宵不。
湖上月,风露满身幽。
银汉直垂千顷碧,琉璃冷浸一天秋。长啸倚楼头。
三潭好,辍棹且夷犹。
弄影欲骑鹏翼去,清光偏共酒樽留。易值此宵不。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月夜景象。"湖上月,风露满身幽",开篇便以月光和夜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自然的静谧之中。
"银汉直垂千顷碧,琉璃冷浸一天秋",诗人将湖面比喻为银河倒映,形容湖水清澈如镜,与天上的银河相接,满目皆是碧绿,又融入了秋天的清凉气息,给人以广阔而深远的感受。
"长啸倚楼头",诗人在此处借长啸表达内心的感慨,倚楼远眺,更显孤独而思绪万千。接下来的"三潭好,辍棹且夷犹",诗人赞赏西湖的美景,决定暂时停下船桨,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弄影欲骑鹏翼去,清光偏共酒樽留",诗人想象自己乘风飞翔,与月光共舞,但最终还是选择与酒共度这美好的月夜,流露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感叹"易值此宵不",意在说这样的良宵美景实属难得,表达了对西湖月色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