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竹引山泉,菖阳满石盆。
秋高松落子,岁久鹤生孙。
古壁寒藤上,前人旧墨存。
平生箕颍兴,风度有谁尊。
接竹引山泉,菖阳满石盆。
秋高松落子,岁久鹤生孙。
古壁寒藤上,前人旧墨存。
平生箕颍兴,风度有谁尊。
这首宋朝韩应所作的《丁氏宅》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中以“接竹引山泉”开篇,巧妙地将竹与水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丁氏宅院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接下来,“菖阳满石盆”一句,通过菖蒲和石盆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秋高松落子,岁久鹤生孙”两句,运用了时间的流逝来衬托出丁氏宅院的悠久历史和自然生态的丰富。松树在秋天落下种子,象征着生命不息;鹤的后代繁衍,寓意着家族的延续与繁荣。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丁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美好祝愿。
“古壁寒藤上,前人旧墨存”则将视线转向了宅院内的墙壁,藤蔓攀爬其上,既增添了庭院的生机,又映射出历史的痕迹。前人的墨迹犹存,不仅是艺术的传承,也是文化记忆的载体,体现了丁氏宅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平生箕颍兴,风度有谁尊”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丁氏宅主人风度的赞美。箕颍,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借以表达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推崇。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丁氏宅院的独特魅力和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我闻二仙翁,翩然拂尘服。
携手问还丹,世事瞑双目。
丹成共遐举,离人立于独。
兹事盖窈冥,有无未能卜。
而我独爱翁,萧散青山麓。
不荣文锦裳,不贵黄金屋。
秋雨饭胡麻,春风羹杞菊。
绿醑酿初成,开尊味醲郁。
兴来即倾倒,枕藉山中宿。
金谷花戎戎,长安车辘辘。
天道有乘除,得失互倚伏。
翁应达兹理,优游在空谷。
安得往从之,云山并幽躅。
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
幽胜元无匹,登临岂惮劳。
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
溪涨萦寒碧,松声殷怒涛。
人烟连郡郭,禾黍带林皋。
清世欣无警,丰年庆屡遭。
群公多暇豫,尊酒一游遨。
诗思惭予拙,兹来亦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