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寺丞弟还弋阳》
《送李寺丞弟还弋阳》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七言律诗

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

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

官桥骏马冲尘去,禁苑流莺隔树闻。

同谱有兄居近侍,莫因乡国久离群。

(0)
鉴赏

这首明代郑文康所作的《送李寺丞弟还弋阳》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以“落花”和“飞絮”象征季节更替与时光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都门边,落花飘零,飞絮漫舞,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客人送行。而“祭水滨”则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形成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颔联“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通过“三尺剑”与“百篇文”的对比,展现了送别者与被送者的不同身份与追求。三尺剑可能象征着武勇或守护,而百篇文则代表了学问与才华。这一联不仅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暗含了对弟弟未来旅途的祝愿与期待。

颈联“官桥骏马冲尘去,禁苑流莺隔树闻”,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动态美。官桥上,骏马疾驰,尘土飞扬,象征着离别的速度与决绝;而禁苑中,流莺啼鸣,隔着树梢传来,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又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尾联“同谱有兄居近侍,莫因乡国久离群”,表达了对弟弟的关怀与期望。虽然身处异乡,但兄弟之情如同同谱之音,永远相连。此句提醒弟弟不要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强调了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广武卫道中茶庵·其二

城头便有山林色,野树蒙茸老岁年。

低屋短垣门欲扃,花香酒熟鸟如弦。

依依仙窟桃源里,小小溪深灵隐间。

山水之滨容我老,半肩行李载轻烟。

(0)

寿李映碧先生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0)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四

意要常中守,心休向外迷。

洁庵常定一,胎就养婴儿。

(0)

慧林上人诛茅幽峻虚庵之颜待余命名余自洞登访题为最上庵

霁余屐齿印山苔,兰若相期到远隈。

迤逦登椒仍在麓,寂寥闻梵半披莱。

湿侵贝叶花初雨,锡卓嵚岑鹤共来。

初地堪符灵峻□,祗桓不藉布金开。

(0)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三

马老知途未舍诸,鸡初离镬翰音舒。

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驿路花明迎采韨,庭闱风暖动长裾。

驰驱便道申归省,政效怀安恋敝庐。

(0)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一

枯株忽荷再生恩,拊畜身存积思繁。

近恋枫宸摅荩悃,遥依萱树释惊魂。

樊笼乍脱期还哺,禄养重欢戒素飧。

三月乡愁烽火遍,万金归信到衡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