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园穷落日,山水有馀欢。
早岁知怀橘,清秋共握兰。
风烟向浦尽,花木隔池看。
为恋幽岩桂,尘冠且未弹。
芳园穷落日,山水有馀欢。
早岁知怀橘,清秋共握兰。
风烟向浦尽,花木隔池看。
为恋幽岩桂,尘冠且未弹。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游罗氏园池》描绘了诗人游园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首句“芳园穷落日”展现了园中景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迷人,富有诗意。接着,“山水有馀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更是心灵上的宁静与欢愉。
“早岁知怀橘”暗含了诗人年轻时的记忆,可能寓言着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而“清秋共握兰”则借兰花的高洁品质,寄托了诗人高尚的品格追求。接下来,“风烟向浦尽,花木隔池看”通过描绘远处的风烟和近处的花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为恋幽岩桂,尘冠且未弹”,诗人因为热爱园中的幽岩桂花,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不愿摘下象征官场束缚的“尘冠”。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薄寒疏雨集春愁,愁极难禁独上楼。
何处山中堪采药,几时湖上好乘舟。
衔泥客燕聊相傍,泛水浮萍可自由。
见说兰亭依旧在,于今王谢少风流。
鸿鹄巢高林,鼋鼍穴深渊。
所以庞德公,躬耕岘山田。
当时刘表侪雄材,万金足置燕王台。
台成禽荒鸩毒甘,醉氓臂锦呼鹰来。
鹰饥受呼饱则去,非熊之伦孰得驭。
诸儿豚犬遗以危,况复苍生天下虑。
苏岭石鹿双耸然,霞日绚烂芝茎鲜。
囊衣里鹥车连连,白骡青㹀参后先。
举家相携入长烟,竟托采药终天年,至今事迹有在心无传。
呜呼!孔明不遇大耳主,亦必老向隆中眠。
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
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
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
如何事多迕,月满且复魄。
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
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
万物会归尽,人岂无终极。
而我与夫子,况皆年半百。
前涂讵难知,玄发早已白。
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
百华楼船高入柱,主人春游约春渚。
山塘桥下风兼雨,正值灌坛西海妇。
桃花巷口小蛮娘,腰身杨柳随风扬。
翡翠屏深未肯出,蹋歌直待踏春阳。
喜闻晴语声谷谷,明朝豫作花游曲。
小蛮约伴合吹笙,解调江南有于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