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水调歌头·其三》,其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开篇两句勾勒出一位胸怀壮志、不甘平庸之人的形象,他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抱负,而不是长时间陷于世俗的琐碎与污浊。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诗人通过“束书匣剑”表达了对知识和武力两者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甘寂寞、渴望奋斗的精神状态。而“依旧旅食在京华”则描绘出诗人目前还处于漂泊之中,虽然身在繁华都市,却仍未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这里,“蹭蹬青云”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而“奔走红尘”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顿与挣扎的无奈。两句交织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有着高远的梦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尘世的重压。
“敛袂且还家。”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归属感的一种渴望,或许是因为外界的艰辛和内心的失落,使得他开始怀念起那温暖安稳的家园,想要暂时放下一切纷争,回到一个简单而宁静的地方。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更迭和生命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这里,“友猿鹤”象征着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找精神伴侣的渴望;“宅丘壑”则是对一种简单而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乐生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边际的体验和享受。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剧烈变动——雷雨和龙蛇的喻示,展现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乃至世界巨变可能性的期待或恐惧。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力量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与困顿的感慨,因为即便拥有再大的抱负,也往往找不到实现它们的途径。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最后两句是诗人站在历史长河中,对过往种种往事的回顾和感怀。黄花往往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诗人对过去万千事件的感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无法挽回事实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有客有客来青田,贻我缟素之胎仙。
放之庭下自舒逸,有时飞上苍松巅。
落地蹁跹如寄傲,风动霜翎舞还蹈。
数声长唳彻青天,踏破苍苔犹未扫。
丹顶日深毛日苍,纷纭驾鹳敢同行。
几番露下秋空冷,树杪戛戛闻悠扬。
昨来漫尔穿林去,误落辽东华表柱。
流丸何处忽飞来,毛羽离披叹遭遇。
归来病骨不可支,浮邱老去谁能医。
可怜一夜竟捐弃,佐卿无复来庭墀。
惆怅九皋已陈迹,安得回仙为裁笛。
汉江楼上月明时,吹引天风裂山石。
春树垂阴春雨足,潋滟银塘涨新绿。
何处飞来属玉群,相逐波间弄晴旭。
宿食飞鸣态度閒,网罗不到清溪湾。
有时一行上天去,凤凰池上联鸳班。
画工图此宁无意,得句紬思缘古义。
我师此义不师工,目睹令人心惕励。
伟哉佥宪古人徒,爱此宁殊丹穴雏。
素心一点与俱白,虚室相忘馀此图。
眼前何限丹青笔,生色虽工总无益。
不观南浦锦鸳鸯,交颈双双徒尔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