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送水南向流,人随水行忘路修。
绿阴一堤数间屋,却有幽人住湖曲。
幽人偃笠看夕阳,不知笠背孤鸿翔。
我送孤鸿隔城没,旗影城楼偃初月。
北风送水南向流,人随水行忘路修。
绿阴一堤数间屋,却有幽人住湖曲。
幽人偃笠看夕阳,不知笠背孤鸿翔。
我送孤鸿隔城没,旗影城楼偃初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湖畔的宁静与悠远之感。开篇“北风送水南向流,人随水行忘路修”以北风带水南行的景象起笔,暗示了一种自然流动的力量,人随着水流,仿佛忘记了世俗的路径与规则,体现出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精神状态。
接着,“绿阴一堤数间屋,却有幽人住湖曲”描绘了一幅湖边绿树成荫、几间屋舍静谧的场景,引出居住于此的“幽人”。这里的“幽人”并非实指某个人,而是泛指隐居于自然、远离尘嚣的高士或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
“幽人偃笠看夕阳,不知笠背孤鸿翔”进一步刻画了“幽人”的生活情景。他手持竹笠,静静地观赏夕阳,似乎连自己头顶飞过的孤鸿都未察觉,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通过“孤鸿”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
最后,“我送孤鸿隔城没,旗影城楼偃初月”则从诗人自身出发,描述了他目送孤鸿远去的情景,同时借“旗影城楼偃初月”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追求。
桂院新凉嫩,看秀蕊离离,难画秋色。
曲映朱门,锁香苔金井,碧梧喧寂。石磴萝阴湿。
认隐约、浪题浮壁。
甚杜郎俊赏,归来惆怅,绿窗风日。弄白。新蟾檐隙。
误临水眉梢,窥粉帘额。
往事豪情,几因歌驻辔,藉花围席。屈指韶光隔。
叹胜地、风流都息。恁无聊、掩泪林亭,故人共惜。
雪意融春,云情慰月,琐窗幽夜。
丹铅炼就,不共凡花开谢。
斗松篁新盟岁寒,一双清影吾能写。
慰频年记忆,彩毫嗔喜,病来多暇。相赏倾杯斝。
道隐士妻孥,未嫌鹤假。刻玉装砂,好称仙心清野。
待东风江水吹晴,色香次第桃李嫁。
禁春来俊侣相寻,怕蜂粘蝶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