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绿一寸荄,瑟缩怨烟湿。
帘角阑残花,落九将及十。
守砚过半春,白日暗中急。
薰炉袅晚香,但为雾气涩。
吾心匿和煦,纷纭思遍给。
飞羽力不胜,娇虫尚深蛰。
层楼对好山,供我睡馀立。
美人栖萝阴,情眷窅难入。
阳麓多瑶枝,谓今已可拾。
弃置负盛时,使我动愁悒。
藐绿一寸荄,瑟缩怨烟湿。
帘角阑残花,落九将及十。
守砚过半春,白日暗中急。
薰炉袅晚香,但为雾气涩。
吾心匿和煦,纷纭思遍给。
飞羽力不胜,娇虫尚深蛰。
层楼对好山,供我睡馀立。
美人栖萝阴,情眷窅难入。
阳麓多瑶枝,谓今已可拾。
弃置负盛时,使我动愁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春日阴天中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开篇“藐绿一寸荄,瑟缩怨烟湿”以细微的草根起笔,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湿润,同时流露出一丝哀怨的情绪。接着,“帘角阑残花,落九将及十”描述了窗外残花凋零的景象,预示着春天即将逝去,时间的流逝让人心生感慨。
“守砚过半春,白日暗中急”则进一步表达了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主题,诗人仿佛在砚台上守望着春天的流逝,而白日渐短,时间的紧迫感油然而生。随后,“薰炉袅晚香,但为雾气涩”通过香炉的晚香和雾气的凝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压抑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吾心匿和煦,纷纭思遍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心中渴望温暖与和谐,但思绪纷乱,难以平静。接下来,“飞羽力不胜,娇虫尚深蛰”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的无力与无奈,飞鸟无力振翅高飞,娇虫仍处于冬眠状态,形象地表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
“层楼对好山,供我睡馀立”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景图,诗人站在层楼上,面对着美丽的山色,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美人栖萝阴,情眷窅难入”又透露出诗人情感上的隔阂与难以触及的美好事物,美人虽在眼前,却难以真正触碰或融入。
最后,“阳麓多瑶枝,谓今已可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在春天的余晖中能够有所收获。然而,“弃置负盛时,使我动愁悒”则点明了诗人对于错过美好时机的遗憾与忧虑,整个诗篇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