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曾醉少年春,白首相过不厌贫。
近说汉家徵诏急,西山犹有卧云人。
花边曾醉少年春,白首相过不厌贫。
近说汉家徵诏急,西山犹有卧云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与年轻时的朋友相会的情景,尽管彼此生活境遇不同,但友情深厚,不因贫富而改变。诗中“花边曾醉少年春”一句,以花开之景比喻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两人在青春岁月里共度欢乐,留下美好回忆。接着,“白首相过不厌贫”表达出即使到了老年,两人的友谊依然坚固,不因生活的贫困而感到厌倦,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
后两句“近说汉家徵诏急,西山犹有卧云人”,则转而描述了社会现实。似乎有朝廷的紧急征召,暗示着某种政治或社会变动即将到来。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卧云人”选择隐居于西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力与欲望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欢乐与老年的平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九里松边鹫岭头,松声长带白云秋。
梵筵多有吟僧在,须认诗中第一流。
露华渗冷入綀袍,独坐云亭日易高。
林茂不知山色减,石枯因见水痕牢。
避人黑鼠窥茅栗,引子黄猿拾楮桃。
野老欲论城市事,远教童稚觅香醪。
褰帘捲竹房,僧去罢焚香。
湿树流残雪,疏篱挂夕阳。
花迟春意静,苔密冻痕光。
野水盈愁望,寻巢燕已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