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中甫使君·其四》
《挽李中甫使君·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书卷平生事,篝灯静夜分。

韵钧奏韩柳,黼黻补卿云。

不鄙频挥麈,曾窥一运斤。

词人嗟不遇,地下早修文。

(0)
翻译
一生的事迹都记载在书卷中,夜晚在烛光下静静阅读。
如同音乐家演奏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用华丽的辞藻丰富自己的学识。
不以频繁挥笔为耻,曾经尝试过像鲁班那样精准地运用文字。
感叹词人命运多舛,未得施展才华,已在地下开始提前修炼文学功底。
注释
书卷:书籍或一生的经历。
篝灯:油灯,古代照明工具。
韵钧:比喻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唐代著名散文家。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里比喻华丽的文字。
卿云:古代对士人的尊称,也指学问高深。
挥麈:挥动麈尾,古人读书时常用以驱赶蚊蝇,这里指写作。
运斤:出自《庄子》故事,形容技艺纯熟,这里指运用文字。
嗟:叹息。
不遇:不得志,未逢伯乐。
修文:修炼文学,提高写作水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李中甫使君(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书卷与灯光下静谧夜晚的生活氛围,以及他对古代文豪韩愈、柳宗元文学风格的赞赏和模仿。在这平淡而深远的夜晚,诗人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补充自己的学识,表现出一种不甘寂寞、渴望施展才华的情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运不遇、才能未被赏识的感慨,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文人在夜晚独自研读写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八字桥

二灵山下湖光润,八字桥头河水分。

此是江东最佳处,近来风景不堪闻。

(0)

秋波媚·其一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0)

舟中作二首·其一

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

叠叠沙痕留浦岸,疏疏日影透渔篷。

诗人无复同盟在,酒债何时一洗空。

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称翁。

(0)

鹧鸪天·其一和人韵有所赠

趁得东风汗漫游。见他歌后怎生愁。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眉黛敛,眼波流。十年薄幸谩扬州。

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楼。

(0)

西江月·其六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0)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