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
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
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
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
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
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
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
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
此诗《谒金銮莹禅师》由宋代诗人刘挚所作,描绘了一次探访禅师金銮莹的经历与感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流露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首联“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引入,西城之外,十里溪林,仿佛是心灵的一次洗礼,让诗人从世俗的尘埃中解脱出来,心境变得清明。
颔联“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浅水边残败的荷花在晨光中摇曳,云淡风轻,稀疏的树木环绕着一片清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超然的氛围。
颈联“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这里诗人借用了陶渊明和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政务的反思。陶潜的“归去来兮”之赋,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而韩愈虽为良吏,却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
尾联“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遗照中的古人,被禅师所感念。他打算将自己的秋日思绪,通过瑶琴这一媒介表达出来,既是对禅师的敬意,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
正美之间,何事便有轻离。
无端珠泪暗蔌,染征衫、点点红滋。
最苦是、殷勤密约,做就相思。
咿哑橹声离岸,魂断处、高城隐隐天涯。
万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
东君斗来无赖,散春红、点破梅枝。
病成也,到而今、著个甚医。
良夜高台露气清,遥空灵籁送秋声。
桂枝先自轮中满,莲炬还从镜里生。
隐隐七层标舍利,双双百宝放光明。
龙膏烛与蟾蜍影,同向人天照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