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武》诵罙阻,周鲁歌东征。
圣哲则有然,我何敢留行。
斩牲祀好畤,衅鼓起前旌。
野布鱼丽阵,山鸣铙吹声。
函关何用塞,受降行已城。
路逢故乡人,取书寄东京。
寄言东京友,勉树千载名。
一身未足惜,妻子非无情。
《殷武》诵罙阻,周鲁歌东征。
圣哲则有然,我何敢留行。
斩牲祀好畤,衅鼓起前旌。
野布鱼丽阵,山鸣铙吹声。
函关何用塞,受降行已城。
路逢故乡人,取书寄东京。
寄言东京友,勉树千载名。
一身未足惜,妻子非无情。
这首诗名为《七哀》,是元代诗人余阙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开篇“《殷武》诵罙阻,周鲁歌东征”,引用古代战争的典故,以《殷武》和周鲁东征的歌谣,象征着历史上的战争场面,引出主题。
“圣哲则有然,我何敢留行”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哀,圣明的君主尚且无法避免战争,作为普通人,更不敢停留于战事之中。
“斩牲祀好畤,衅鼓起前旌”描述了祭祀与战前的准备,通过这些仪式,寄托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野布鱼丽阵,山鸣铙吹声”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鱼丽阵是古代的一种阵型,山鸣和铙吹声则是战场上的喧嚣与号角,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混乱。
“函关何用塞,受降行已城”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函关本是重要的关隘,但在战争中却失去了意义,受降城则是战争结束后的象征,暗示了战争的无意义与破坏性。
“路逢故乡人,取书寄东京”写出了战争中的离散与思念,诗人偶遇故乡人,传递书信至东京,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和平的向往。
“寄言东京友,勉树千载名。一身未足惜,妻子非无情”则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们能树立千载之名,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生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何事不可为,必欲为人子。
异地附瓜葛,他山托乔梓。
乃知腥膻所,万物任驱指。
蜾赢多微虫,黎丘足奇鬼。
东海一逐臭,西江讵湔耻。
甘心谓人父,生者良已矣。
所苦泉下人,他鬼夺蒸祀。
依然见斯流,被金而佩紫。
更有呼父人,相步后尘起。
父人复人父,谁非竟谁是。
正饯春时又酒边,馆花帆雨倍留连。
何因佛日逢嘉会,难得仙踪聚别筵。
人与湖山成夙契,天将翰墨作奇缘。
相思几处同明月,千里吟情到眼前。
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
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
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
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
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
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
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
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
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
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
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
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
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
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
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
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
事父与事君,学诗当有进。
兴观既在兹,失愚岂为病。
我吟信公作,神志为之定。
读书学何事,欲起重问讯。
《读文信国公《六艺堂诗》,敬次原韵》【清·刘绎】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事父与事君,学诗当有进。兴观既在兹,失愚岂为病。我吟信公作,神志为之定。读书学何事,欲起重问讯。
https://shici.929r.com/shici/lB7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