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
石窗欹枕疏疏雨,水碓无人浩浩风。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
因思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
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
石窗欹枕疏疏雨,水碓无人浩浩风。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
因思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 这两句勾勒出一片广阔的山川地带,其中“烟霞”与“洞穴”的运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隐喻了一种超凡脱俗、心灵深处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石窗欹枕疏疏雨,水碓无人浩浩风。" 这两句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雨声和风声都是山中独特的声音,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是一种内在情感的外化。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 这两句通过对童子念经和猕猴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
最后,“因思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反思,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人通过“抛心力”一词,传递了一种解脱和超越的心境,而“楚水东”的地理指向,则可能隐含着诗人个人历史的某种转折。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体验。
月腹一寸能郭索,黄流在中自濡壳。
蝤蛑可是丈人行,螃蟹视之师长伯。
二眸挺出胜怒蛙,八跪前驱非屈蠖。
笑令樊哙自横行,何用吕布须急缚。
餔糟啜醨乃吾味,嚼齿穿龈未渠恶。
属厌祗觉一解胜,效美不辞双距落。
蔡谟但记尊足存,孙卿不悟铁成错。
谩誇右手亦持螯,水中之怒无乃虐。
梁王菹醢犹至今,千古吁嗟汉恩薄。
玉柱江?酒半酣,银丝鲫鱼脍新斫。
此非不足君所邪,斶顾居贫未能学。
虫鱼琐碎熟尔雅,曲生逢之三距跃。
太真小物自足佳,葺芷一笑为飞白。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
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
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
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
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
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
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