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

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

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

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ǒuwángzhāojūnmànzhī
sòng / zhèngqīngzhī

guócéngwényòngróngrěnliúyāohàngōngzhōng

zhībāozhōuhuànxìnchénwèichǔzhōng

qīngzhǒngfāngcǎohènbáigōuzhànchénkōng

jiěyóuróuqiángyán寿shòudāngniángōng

注释
女戎:古代传说中用美女作为战争工具。
褒姒:周幽王宠爱的妃子,因烽火戏诸侯导致国家衰败。
巫臣: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忠诚而被误解出使吴国。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位于今内蒙古,因其墓上草色常青而得名。
白沟: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战场。
尤物:原指特别美好的人或物,此处指美女。
延寿:可能是诗中的人物,与议功相关。
翻译
听说攻打他国曾用过女子做武器,竟然忍心让美丽的女子留在汉宫。
如果知道褒姒给周朝带来祸患,就该相信巫臣对楚国的忠诚。
王昭君的青冢不会留下对芳草的遗憾,白沟之战怎可能没有战尘弥漫。
解救美女成为削弱敌人的手段,当年延寿应当得到这样的评价和功劳。
鉴赏

这首宋诗《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是郑清之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战争与女性角色的反思。首句“伐国曾闻用女戎”暗示了历史上以女子出塞和亲的策略,如王昭君被选入宫,嫁给了匈奴单于。接下来,“忍留妖丽汉宫中”表达了对王昭君美貌被囚禁的同情。

诗人接着通过“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这两句,将王昭君与周幽王宠幸褒姒导致亡国的历史联系起来,暗示她的牺牲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又提及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巫臣为了国家利益而忠诚的行为,以此对比昭君的无奈。

“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描绘了昭君死后长眠的青冢和曾经发生战争的白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最后,“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总结道,如果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避免战争,那么昭君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她的存在也应被公正地评价为和平的贡献。

整首诗以王昭君的故事为载体,寓言深刻,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反思。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其六书香衍庆

大雅久荒芜,伊谁事编刬。

承家有正传,光辉生蠹简。

(0)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其一

岁晏相看古睦州,金兰气味几人投。

情深杯酒阳初复,兴寄乌龙迹更留。

浮世未誇新甲第,春陵元有旧箕裘。

知君雅志存经济,百尺竿头进未休。

(0)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其三

画舫频催馆更迎,振衣应为救时行。

云连浙水风涛壮,春入都门锦绮明。

城社鼠狐终未净,郊原豹虎尚纵横。

莫愁天下人无耳,会听西周老凤鸣。

(0)

严州迎春二首·其一

杂剧争喧閧,泥牛又散春。

东风初著物,元酒未沾唇。

马舞山根鼓,花簪鬓脚银。

欲将新甲子,再拜问芒神。

(0)

寄谢陈天锡明府送纸墨

百物穷途致匪轻,文房两宝拜兼并。

元云洒处香风远,素楮摊来雪色明。

虎豹纵横驱笔阵,蛟龙飞舞逐心兵。

行边剩有閒风月,秃笔茅根写未胜。

(0)

望西山十首·其七

闻道西山里,僧居面面佳。

云根穿石窦,泉影照岩花。

松月门堪打,荷花路未赊。

鞭羸无限兴,含笑指烟霞。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