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巨川舟,相随物外游。
芳尘曾未逐,春兴若为酬。
酌石花阴湿,题岩藓墨浮。
沙鸥应笑我,留住瀫溪头。
一棹巨川舟,相随物外游。
芳尘曾未逐,春兴若为酬。
酌石花阴湿,题岩藓墨浮。
沙鸥应笑我,留住瀫溪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乘舟游历山水的闲适画面。"一棹巨川舟",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舟行于江河之中的宏大景象,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相随物外游",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趣的心境。
"芳尘曾未逐"暗示诗人并未被尘世纷扰所累,保持着内心的清净。"春兴若为酬"则写出春天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春光的赞美和欣赏。
"酌石花阴湿",诗人饮酒赏花,享受着山岩间湿润的清凉,"题岩藓墨浮"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岩石上题诗的情景,墨迹在青苔上微微泛开,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最后,"沙鸥应笑我,留住瀫溪头"以拟人手法,想象沙鸥在旁观诗人流连忘返,似乎在嘲笑他的痴迷。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留连山水的深情,寓言中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与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翠光岩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宁静的生活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