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马长城窟》
《饮马长城窟》全文
宋 / 郑起   形式: 古风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

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

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

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

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

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

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0)
注释
长城窟:长城的深洞。
征人骨:征人的遗骨。
见骨不见心:只看到遗骨,看不到情感。
心:内心的情感。
征人心:征人们的内心。
怨杀秦:对秦朝的怨恨。
北边风:北方的风。
草地荒漫漫:荒芜的草地。
五月方见青:五月才开始绿意盎然。
七月霜便寒:七月就已降霜。
无井饮:没有固定的水源。
赍带粮尽乾:携带的粮食耗尽。
掘此窟:挖掘这个水窟。
飞翰:像飞鸟饮水一样快速。
朝呷一口水:早晨喝一口。
暮破千重关:傍晚能突破多道关卡。
秦皇:秦始皇。
无道理:没有道理。
翻译
在长城的深窟中饮水,却看见了征人的遗骨。
尽管长城窟深邃,只能见到白骨,却看不见他们的心。
谁又能理解征人心中的苦楚,对秦朝的怨恨绵延至今。
北方的风猛烈地吹过山峦,草地上荒芜一片。
五月才见青草生长,七月就已降霜寒冷。
自古以来这里没有水源,战士们带着的粮食早已干涸。
自从征人们挖掘出这个水窟,戍守的战马饮水如飞鸟一般畅快。
早晨喝一口水,傍晚就能突破重重关隘。
秦始皇的统治毫无道理,这万里长城无人能及其规模。
鉴赏

这首宋诗《饮马长城窟》以长城为背景,描绘了边塞艰苦的生活和征人的苦难。诗人通过“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开篇,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马匹尚能饮水,而征人却只剩下白骨,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无情。

接着,“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暗示了征人心中的悲愤与绝望,即使身处深窟,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破碎。诗人进一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展现了边疆的恶劣气候,五月才见青草,七月即降霜雪,生活条件极其艰难。

诗中提到“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历史上的边疆战士常常缺水少粮,而如今由于征人挖掘的水窟,马匹得以迅速饮水,象征着某种程度的改善。“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则夸张地表现了马匹力量的增强和征人坚韧的决心。

最后两句“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诗人借秦始皇修长城的历史典故,批评其劳民伤财,同时也借此表达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指出长城虽伟大,但若不能体恤民生,其功绩也会显得毫无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长城为载体,通过征人的命运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讽刺和历史反思。

作者介绍

郑起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次答黄逢永订游西樵不果

挥杯言共访仙踪,书到云山未许从。

玉洞明朝单系马,穗城后夜几听钟。

扪萝选胜惟双屐,纵步行吟仗短筇。

几欲缄题那可寄,直愁回首鹧鸪峰。

(0)

冬夜

悬灯寂寂起谈禅,禅在相逢不语边。

落叶满山一轮月,呼童轻扇宝炉烟。

(0)

题李龙门寿册

桂树丛丛独掩关,扶离阶砌秀堪攀。

移尊每醉嫦娥月,指点诸郎玉笋班。

(0)

寄霍觉商李鹤汀梁无奇陈五管陈瑶室

同行与子复同归,依旧青袍大袖衣。

不恨同心歧出处,南山采蕨北山薇。

(0)

题海粤寺门·其二

月出秋江潮正平,扁舟行客醉初醒。

君看一片蒲团地,容得枯髅几送迎。

(0)

赠邵彻夫

百世渊源七尺身,别开手眼出风尘。

表章更有无穷事,莫但云阶作主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