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黎有道拥丽人入幕筑别院居之戏赠》
《黎有道拥丽人入幕筑别院居之戏赠》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铃阁西偏绣柱斜,药炉诗卷伴琵琶。

黄金不惜为华屋,碧玉何妨自小家。

本是鸳鸯池上鸟,岂同桃李路傍花。

不须戎服排门去,窥户人今隔绛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黎有道拥美人入幕府,为其建造别院居住的场景进行戏谑式的赠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幽默感。

首句“铃阁西偏绣柱斜”,以“铃阁”和“绣柱”的细节描绘出别院的精致与雅致,暗示了主人的品味与地位。接着,“药炉诗卷伴琵琶”一句,将日常生活的场景与艺术氛围融合,药炉象征着健康与养生,诗卷则代表了高雅的文化追求,琵琶则是传统音乐的代表,三者并置,营造出一种既实用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

“黄金不惜为华屋,碧玉何妨自小家”两句,通过对比黄金与碧玉的价值与来源,表达了对奢华与简朴生活方式的不同态度。黄金打造的华屋象征着富贵与权力,而碧玉虽出自贫寒之家,却因其珍贵而同样值得珍视。这里暗含了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不同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本是鸳鸯池上鸟,岂同桃李路傍花”将人物比作鸳鸯与桃李,鸳鸯象征着伴侣间的和谐与忠诚,而桃李则代表了路边常见的花卉,暗示了主人公与他人的不同身份与命运。这一对比强调了主人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念。

最后,“不须戎服排门去,窥户人今隔绛纱”两句,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主人公生活方式的赞赏。这里“戎服排门”可能暗指传统社会中的权力与威严,而“窥户人今隔绛纱”则暗示了主人公在享受私密与宁静的同时,也保持着与外界的微妙联系,体现了其既独立又不失社交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黎有道所创造的别院生活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九

乳燕盈盈掠水,流莺恰恰啼烟。

雨著绿杨枝上,云生白石矶边。

(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六

采得石花试煮,扫将柏子閒焚。

色共龙团斗品,烟随鹊尾成文。

(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四

云里青山尽处,花间流水来时。

行负鸱夷载酒,吟挥麈尾成诗。

(0)

题张学士閒云馆四首·其三

斋心自捧玉函经,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不知江上几峰青。

(0)

答二兄书

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0)

望仙吟二首送王鍊师入关·其一

云中白鹿上仙家,缑氏城头落綵霞。

吹断玉笙人不见,春风一树碧桃花。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