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心自捧玉函经,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不知江上几峰青。
斋心自捧玉函经,永日焚香坐小亭。
隐几萧然秋似水,不知江上几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闲云馆中静心阅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致远的意境。
首句“斋心自捧玉函经”,诗人以斋心的姿态,恭敬地捧读着珍贵的书籍,表现了对知识的虔诚与敬畏。这里的“玉函经”象征着高深莫测的知识和学问,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次句“永日焚香坐小亭”,描述了诗人整日沉浸在书香之中,焚香静坐于小巧的亭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焚香不仅净化了环境,也净化了心灵,使人在宁静中得以思考和感悟。
第三句“隐几萧然秋似水”,诗人将自己比作隐居的渔父,坐在简陋的几案前,周围环境清幽,仿佛秋天的流水一般宁静。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一句“不知江上几峰青”,诗人通过询问江面上有多少山峰是青色的,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如同江面一样广阔,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斋读、焚香、秋水、江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记得去年当小年,避风舟枕长江边。
雪飘浪打牛屎港,蛟翻鼍吼那能眠。
晓来扫雪向篷面,铁鼎煮茗吹寒烟。
老夫情怀亦不恶,诗思汹涌来如泉。
今年严州小年日,寒毡痴坐乌龙前。
文字之官颇閒雅,案牍未许来相煎。
门生知我术业浅,兔鱼入手忘蹄筌。
官规厌苦循旧例,葛藤自尔相牵缠。
功名喧嚇垂竹帛,文章磊落追前贤。
后生敢谓无斯志,执经孰与深穷研。
义理入口本刍豢,天机何处寻鱼鸢。
斯道朝闻可夕死,卓哉愤悱谁堪传。
吾年六十向衰谢,济时行道知无缘。
天灵一点幸不灭,眼中了了那容言。
好山无数列四座,碧流千里来涓涓。
时阑岁暮新酿熟,磁杯满引心悠然。
昨宵归梦踰岭海,儿女万里心相悬。
《小年遣怀》【明·林光】记得去年当小年,避风舟枕长江边。雪飘浪打牛屎港,蛟翻鼍吼那能眠。晓来扫雪向篷面,铁鼎煮茗吹寒烟。老夫情怀亦不恶,诗思汹涌来如泉。今年严州小年日,寒毡痴坐乌龙前。文字之官颇閒雅,案牍未许来相煎。门生知我术业浅,兔鱼入手忘蹄筌。官规厌苦循旧例,葛藤自尔相牵缠。功名喧嚇垂竹帛,文章磊落追前贤。后生敢谓无斯志,执经孰与深穷研。义理入口本刍豢,天机何处寻鱼鸢。斯道朝闻可夕死,卓哉愤悱谁堪传。吾年六十向衰谢,济时行道知无缘。天灵一点幸不灭,眼中了了那容言。好山无数列四座,碧流千里来涓涓。时阑岁暮新酿熟,磁杯满引心悠然。昨宵归梦踰岭海,儿女万里心相悬。
https://shici.929r.com/shici/Qn5XfU.html
坳堂之水何漭瀁,平地无风起波浪。
陆沉直到四禅天,蛟龙鱼鳖皆惆怅。
有人砥柱居中流,就地拾芥为虚舟。
江河日下不足道,从容鼓枻登瀛洲。
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
水激波翻顷刻间,轻舟已涉坳堂水。
岸旁观者知是谁,隔江招手来迟迟。
济川用汝作舟楫,渡河焉用狂夫为。
阁道双龙口,箱空俯泬寥。
路斜千虑失,山正百灵朝。
鱼贯联鸠杖,星躔合斗杓。
金台辛苦意,全向此中消。
高阁敞云衢,斥鴳飞不到。
奋翅及檐楹,徘徊忽长啸。
空梁亦有巢,飓风终夜号。
岂不恋主人,中怀限堂奥。
翱翔返蓬蒿,大鹏安足告。
扶摇九万程,望绝空长悼。
鹪鹩惭一枝,饮啄从吾好。
御风与乘云,引领非所造。
飞飞时复鸣,优游卒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