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
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
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天气即将转晴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
“薄酒三杯醉不成”,诗人以此开篇,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尽管酒意微醺,但尚未达到酩酣大醉的地步。这种生活情趣,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雅致,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态度。
“雨敲疏瓦见分明”,则是对外部环境的精细描绘。在这里,诗人捕捉到了雨滴落在瓦片上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所带来的清晰感。雨声不仅是一种听觉体验,同时也映衬出雨后的空气之清新。
“破衾判作空阶滴”,这一句更是将细节刻画推向了极致。“破衾”指的是旧被单,诗人以此比喻天空中的云层,而“判作空阶滴”则形象地表达了雨水从破碎的云层中落下,形成了一道道看似可见的雨帘。这种描写充满了想象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
最后,“滴到乾时也解晴”,则是对整个景象的一种总结。在这里,诗人指出,当雨滴停止,即“乾时”,天气即将转晴。这不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中自然循环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纷扰,对自然变化持有敬畏之心的生命态度。
敢誇三百尽豪英,四海相逢宛弟兄。
自古交情因宦短,于今肝胆赖君明。
君已俨然使星出,我犹依旧一书生。
此日风尘为余熟,此去湖山与君迎。
不堪重唱阳关曲,凄凄数语怅归人。
归人时逐乡关梦,旅客漫将诗句鸣。
西风乍夜绕廊急,霜林应醉黄叶横。
闻说西湖秋更好,聊以兹意送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