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荡荡入相思,古不休,今不休。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
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
古今荡荡入相思,古不休,今不休。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
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
这首《古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古今荡荡入相思”,开篇即以“古今”二字点出时间的跨度,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世界中,引出对永恒情感的探讨。“荡荡”二字则赋予了这种情感以广阔无垠的意境,仿佛在说,无论古今,相思之情都是如此深沉而浩瀚。
接下来,“古不休,今不休”两句,直接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恒久不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情感都未曾停歇,持续不断地在人们心中流淌。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不禁产生共鸣,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三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生于这个特定的时代,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自由地生活,转眼间就已白发苍苍。这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叹,让人深感岁月无情,青春易逝。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的生命历程相对照,指出自然界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所偏爱,云物悠然自得,而人却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描绘了一幅秋夜与清晨的画面,秋虫的低鸣与霜鸿的飞翔,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和姿态,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沉重与无法摆脱的愁绪。他独自漫步在郊原之上,愁苦难解,即使想坐下休息也无法做到,这份无法排遣的愁绪,如同沉重的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哀叹,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