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歌》
《古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古今荡荡入相思,古不休,今不休。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

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

(0)
鉴赏

这首《古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古今荡荡入相思”,开篇即以“古今”二字点出时间的跨度,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世界中,引出对永恒情感的探讨。“荡荡”二字则赋予了这种情感以广阔无垠的意境,仿佛在说,无论古今,相思之情都是如此深沉而浩瀚。

接下来,“古不休,今不休”两句,直接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恒久不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情感都未曾停歇,持续不断地在人们心中流淌。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不禁产生共鸣,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三句,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生于这个特定的时代,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自由地生活,转眼间就已白发苍苍。这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叹,让人深感岁月无情,青春易逝。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的生命历程相对照,指出自然界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所偏爱,云物悠然自得,而人却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描绘了一幅秋夜与清晨的画面,秋虫的低鸣与霜鸿的飞翔,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和姿态,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沉重与无法摆脱的愁绪。他独自漫步在郊原之上,愁苦难解,即使想坐下休息也无法做到,这份无法排遣的愁绪,如同沉重的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哀叹,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再过维扬

又鼓维扬棹,帆张一叶轻。

水云迷鹭影,风柳递蝉声。

岸转添新港,舟行无定程。

醉歌还纵目,斜日逐波明。

(0)

丙寅人日得载园太守书并见怀诗

惭愧李元礼,相思寄远声。

论交容后辈,知己有先生。

落月言愁切,新诗到眼明。

草堂正人日,难遣此时情。

(0)

归途杂述·其四

北地常苦寒,薪贵更莫比。

居人扫落叶,爇火杂马矢。

岂不辨熏莸,彼乃弗得已。

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

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三十九

河东兵甲势全摧,尚抗王师不肯来。

怜尔区区非叛者,不妨生路暂时开。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三十三

兵出无名倩蜡丸,汴州赐第压河千。

国亡已兆长春节,回首桃符不忍看。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

李严已困孟知祥,仁矩今看拜董璋。

何似七郎家里住,无多残肉意难忘。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