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常苦寒,薪贵更莫比。
居人扫落叶,爇火杂马矢。
岂不辨熏莸,彼乃弗得已。
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
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
北地常苦寒,薪贵更莫比。
居人扫落叶,爇火杂马矢。
岂不辨熏莸,彼乃弗得已。
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
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归途杂述(其四)》描绘了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燃料短缺的景象。诗中提到薪柴昂贵,人们不得不将落叶和马粪混合用来取暖,“薪贵更莫比”表达了燃料价格之高。尽管这样,人们还得分辨品质好坏,因为这是生存所需。“熏莸”在这里比喻劣质的燃料,而“彼乃弗得已”则揭示了人们在艰难条件下的无奈选择。为了保暖,他们不惜多花费薪柴,少吃粮食,甚至提及用金盆烧兽炭,这是富贵人家的奢侈享受,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现实,富有深意。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誇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
可怜临顿陆先生,独自翛然守环堵。
儿饥仆病漏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
螺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
桃花米斗半百钱,枯荒湿坏炊不然。
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
知君志气如铁石,瓯冶虽神销不得。
乃知苦雨不复侵,枉费毕星无限力。
鹿门人作州从事,周章似鼠唯知醉。
府金廪粟虚请来,忆著先生便知愧。
愧多馈少真徒然,相见唯知携酒钱。
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
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