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闭门谢客的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安宁的情景。"不出门来又数旬, 将何销日与谁亲"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不出门,与世隔绝,只能伴随时光缓缓流逝,思考如何度过这段孤独的时光以及与谁交流心事。
接着,"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描绘了诗人在家中通过阅读经典和书信来与过去的圣贤、文人保持精神上的交流,寻找智慧和启示。这里,“鹤笼”比喻为心灵的居所,而“君子”则是那些德行高尚的人物;"书卷展时逢古人"强调了通过阅读经典可以与历史上伟大人物精神相通。
第三句"自静其心延寿命, 无求于物长精神"体现了诗人的内省和修养。他认为通过净化自己的心灵,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且不追求外在的物质满足,只是为了保持精神上的清醒和坚韧。
最后两句"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道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修道不是通过各种神通或者降服外在邪恶来实现,而是在于生活中实践和行动中体现。这里,“能行”意味着能够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最高形式的修炼。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以及与外界隔绝的独特见解,反映出他重视内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态度。
吾祖迈明德,结客豪长者。
平原秀士衡,正始翼风雅。
忘年缔密交,少岁荷陶冶。
潜盘西山阿,偃息青云下。
皎然白雪鬓,照兹绿玉斝。
明月投入怀,幽兰分满把。
对我欷歔言,老矣汗血马。
耆旧不憖遗,泪向寒泉泻。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
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
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
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
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
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
穿花度柳,觅曾来住处,旧时王谢。
乌衣巷口,多少珠楼鸳瓦。刬地高高下下。
都变做、寻常茅舍。这回却羡鹪鹩,尚有一枝堪借。
犹喜。卢家富贵。正兰室香生,莫愁初嫁。
珠帘不卷,相得杏梁香雅。且贺新成大厦。
春泥软、落红芳藉。看取弄影双双,一搦纤身烟惹。
趁新晴、相邀綵伴,河干同上烟艇。
垂杨阴里兰桡捷,划破琉璃千顷。风力紧。
度隔岸、红楼一缕箫声迥。斜阳弄暝。
指青粉亭台,碧油窗户,依约晚妆靓。
双飞燕,掠水争夸轻俊。墙边来去无定。
三弯两曲春如海,多少六朝金粉。鸥梦稳。
浑不管、凉波摇瘦秋千影。船唇小凭。
看雾薄笼烟,星疏缀月,画出可怜景。
西风近远。在柳条池馆。几抹晴烟树催暗。
怯寒鸦小歇,又续残声,声已断。尚有游丝难断。
蜕前原是梦,身世苍茫,惊醒空枝夕阳满。
记槐阴翠叶,叶底初开,叹转眼、炎凉更换。
似扶病、骚人更哦吟,怕苦调悽音、听时也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