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鹿》
《放鹿》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园鹿知无恙,羁栖亦自愁。

本非笼槛物,岂有稻粱谋。

缥缈云中驾,虚无海上游。

只应常放汝,相伴踏林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鹿在被囚禁状态下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动物的自由渴望与无奈现实之间的冲突。

首句“园鹿知无恙”,开篇即点出鹿身处园中,虽未明言其处境,但鹿之“无恙”暗示其生活相对稳定,却也暗含着被囚禁的意味。接着,“羁栖亦自愁”一句,直接揭示了鹿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即使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中,鹿也难以摆脱忧愁的情绪。

“本非笼槛物,岂有稻粱谋。”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鹿的自然属性与生存状态的矛盾。鹿原本不属于被关在笼中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自由觅食,无需为食物担忧。然而,如今的处境迫使它们不得不面对这种不自然的生活方式,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跃然纸上。

“缥缈云中驾,虚无海上游。”这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描绘了鹿在心中向往的自由生活图景。它们仿佛能够驾驭云雾,遨游于海天之间,自由自在,远离尘世的束缚。这种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囚禁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只应常放汝,相伴踏林丘。”表达了诗人对于鹿的同情与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够将它们释放,让它们回归自然,与林间丘陵为伴,过上真正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动物自由的向往,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生命自由与现实约束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来青纵目

千山供一览,眼尽即云天。

聚霭高卑错,巉阴右左悬。

髻当斜照阙,襟抱反吹前。

睥睨真何际,微茫得又玄。

(0)

古意

用发织郎衣,纵横系胸腹。

缚不得人心,千丝那能足。

(0)

峡山飞来寺

九日凭高目,飞来一系篷。

夹河开石菊,吹帽落金风。

阅历兴亡里,浮沉变态中。

考槃吾欲隐,尘世勿王通。

(0)

代牛女答

闻君今夜恩,少别已如斯。

何况一年隔,兼之千里思。

髻鬟随月堕,环佩拂云垂。

欲向人间问,乘槎知几时。

(0)

口占寿采侯家兄·其一

六十已过七十开,尚书郎去尚书回。

人生要养三生福,满地儿孙曾又来。

(0)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其二

何人袖里少明珠,借火持灯底事迂。

若个红尘高坐客,不从尘外讨真如。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