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西连紫禁天,斋心曾问远师禅。
五台戒向山中受,双树花从雨后悬。
昼永鹤行春竹里,年深松偃石窗前。
许询颇解閒来往,杖锡何妨结静缘。
鹿苑西连紫禁天,斋心曾问远师禅。
五台戒向山中受,双树花从雨后悬。
昼永鹤行春竹里,年深松偃石窗前。
许询颇解閒来往,杖锡何妨结静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拜访弘法寺,探访翠岩和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僧侣生活的赞美。
首联“鹿苑西连紫禁天,斋心曾问远师禅”,以鹿苑与紫禁天相连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高雅。斋心表示诗人虔诚的心态,对远师禅的询问则体现了对佛法的向往与求知欲。
颔联“五台戒向山中受,双树花从雨后悬”,描述了僧侣在山中接受戒律的情景,以及雨后双树上花朵悬挂的美丽景象,既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庄严,也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昼永鹤行春竹里,年深松偃石窗前”,通过鹤在春竹间悠然行走,松树在石窗前长年的偃伏,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许询颇解閒来往,杖锡何妨结静缘”,引用了许询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僧侣结下清净的缘分,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才妙入江南画,画手工传渭北诗。
一段澄心卷湘水,吟轩长对唤船时。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馀窃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
归来及受釐,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莫因红紫媚楼台,洁白光中处处栽。
香骨未应春雪妒,素心偏向暖风开。
清樽妙赏今谁健,晓角年光不用催。
别后西归玉堂约,诗筒只有月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