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影在乱花中,怅望无人此醉同。
听尽暮钟犹独坐,水边襟袖起春风。
孤亭影在乱花中,怅望无人此醉同。
听尽暮钟犹独坐,水边襟袖起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独坐于南亭的情景。他所处的环境是“孤亭影在乱花中”,可见亭子周围花开得很盛,但却显得有些凄凉,因为作者感到的是“怅望无人此醉同”。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流露出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情绪。
诗人继续写道:“听尽暮钟犹独坐”,夜幕降临,钟声响起,作者依然独自坐在那里,这种静谧与孤独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深沉。最后一句“水边襟袖起春风”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作者的衣袖因春风而飘扬,仿佛是他与自然对话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我沉醉于美好自然之中的意境。这种意境既有唐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淡泊,也蕴含着他们对于人生无常和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涂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傍,早岁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鄙性不嗜饮,不知酒中乐。
古人能闭关,此兴应可度。
形骸委物外,宠利安能薄。
何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挥百神王,夕引群忧涸。
畴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乐不在是,陶然造冲漠。
子当剧醉时,相访南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