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
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
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
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
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便营造出一片清净的水乡画卷。澄明的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显得格外宽广,而微风轻拂,使湖上的苇草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接着“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通过对山峰和湖面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春意。远处的山峰如同鱼鳞一般排列,而湖面上则是春色淡雅,给人以宁静而又生机勃勃之感。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两句,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芳草每日都在生长,似乎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而白云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这些自然景物已然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
最后“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诗人的思念之情达到了顶点。诗人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地享受这份美好,而这个问题似乎只能在梦境中找到答案。在梦里,与心中的那个人一同漫步于东山的风光之中,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