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柳带馀晖,前山淡映扉。
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
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
所思日云迈,征雁杳南飞。
疏柳带馀晖,前山淡映扉。
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
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
所思日云迈,征雁杳南飞。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寂寥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首句“疏柳带馀晖”,以“疏柳”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而“带馀晖”则描绘出夕阳余光洒在柳叶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下来,“前山淡映扉”,将视线从地面提升至远方的山峦,山色与门扉相映成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蟋蟀在石阶上鸣叫,似乎在告诉人们夜幕即将降临;而屋檐下的燕子也正在告别,准备南迁避寒。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
“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两句,通过“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衰败景象。篱笆的折损、食物的匮乏、池水的干涸、衣物的稀少,都预示着一个周期的终结。
最后,“所思日云迈,征雁杳南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变迁的感慨。随着大雁南飞,诗人所思念的人或物似乎也随着雁阵远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傍晚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毓华林上浮紫清,弥罗梵气化兆形。
幽寥无中发玄英,结为灵芝干景生。
金符羽宫飙璨停,天一元根秀黄庭。
三合并出郁墨茎,玉琳云盖连蜷成。
大如斗盂元如瑛,恍然九户郎高琼。
月蝫夜伏星榆明,濯以渌川流泓澄。
上极璿曜下八瀛,逸房宝气日芳馨。
乃知玄精育九灵,北元冥化函朱晶。
坎离飞爽隮玉京,桃康守卫保帝荣。
完而藏之昭国祯,十通妙行千椿龄。
亭亭钟陵台,昔闻凤凰游。
凤凰去千载,鹰隼横高秋。
豸冠何楚楚,杰出古康州。
觌德不在刑,大器如天球。
欻尔振翮来,嗈嗈播皇休。
生民苦捐瘠,洋海森戈矛。
九边惨萧瑟,网罗尚诛求。
百鸟抢榆枋,哀鸣何啁啾。
方将斡元气,披诚献鸿猷。
竹实化禾黍,梧桐荫道周。
吾宁忍饥渴,庶浣苍生忧。
邂逅适我愿,结佩相绸缪。
览辉自兹去,丹衷信能酬。
引望已寥廓,空登明月楼。
亭亭州山阴,松竹何青青。
上有九苞羽,下有千岁苓。
栖息东王公,照耀南极星。
鹍弦沸瑶席,绣幄开云屏。
奕叶惠文冠,执法天子庭。
佩结苍精龙,金绯明玉映。
欢声彻霄汉,恩波告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