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叹春风晚,寥寥归故乡。
背城向水阔,隔竹到溪长。
远岸多芳草,残篱半夕阳。
田家但闭户,凫鹭在方塘。
坐叹春风晚,寥寥归故乡。
背城向水阔,隔竹到溪长。
远岸多芳草,残篱半夕阳。
田家但闭户,凫鹭在方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坐在江边,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他面对的是开阔的水面和茂密的竹林,竹林后隐约可见一条溪流,延伸至远方。远处的岸边生长着茂盛的芳草,而残破的篱笆映衬着即将落下的夕阳。
诗中的“远岸多芳草,残篱半夕阳”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田间的农舍静默地闭门而居,而池塘中,野鸭和鹭鸶悠然自得,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高楼灯火,已四更天气。吴语喁喁也嫌碎。
者新居颇好,旧恨堪销,壶漏尽、侬待整帆行矣。
从今梳洗罢,收拾筝箫,匀出工夫学书字。
鸩鸟倘欺鸾,第一难防,须嘱咐、莺媒回避。
只此际、萧郎放心行,向水驿寻灯,山程倚辔。
梦断秋无际。滞幽人、一天残照,苍凉诗意。
何处帘栊何处院,金管玉箫浓醉。
有词客、如云而至。
侬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
芳讯杳,九华佩。春人只为春愁死。
几曾谙、篱边酒冷,笛边风起。
性懒情多兼骨傲,直得销魂如此。
与涧底、孤松一例。
谁料平原佳公子,也一般、识得秋滋味。
秋士怨,可知矣。